方案研究背景建立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。目前为止,碳中和与碳达峰在能源行业的可行性已经获得普遍认可,而在景观语境中,碳中和的措施尚不成熟。此外,上海的工业改造也面临单一选择的局面。方案的选址是杨浦铁路货运站的西南角,作为市区范围内现存最大货运站,我们希望提供一个不一样的碳中和绿地可能性。碳源汇概念是在碳中和背景下应用源汇景观概念所诞生的结合概念。它可归纳为产生碳排放与消耗的“碳源”和进行碳吸收、封存、转化的“碳汇”,以及碳源碳汇转化的景观过程。根据前期调研,我们最终确定了一轴六片二十点的场地规划内容。这一方案的关键词在于生态修复与社区激活,我们引入第四维时间轴线,希望给予社区居民丰富的活动空间,传承区域记忆,对场地内部乃至区域性生态环境起到动态更新效果。我们对场地全域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,重点设计8个节点及其附属设施与景观小品,同时对场地内的活动、植物设计、雨水收集管理等做了详细配置规划。而最核心的碳源碳汇转算,由于涉及条件以及储备知识不足,借由软件Climate Positive Design得以初步测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