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从三种角度出发,不仅意在针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发展而设计相关空间类型,而且考虑到当地文化的特色性,也将文化参与宣传植入到场地中。在对于适宜留守儿童成长的空间进行设计规划时,需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,将儿童关护元素融入进去,所以将设计节点分散地穿插在这些场地中,大面积地覆盖到场地每个重要的路线上,探索这些琐碎的附属空间激发社区活力,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儿童更多的机会参与进去,通过活动、锻炼、帮助长辈劳作、学习等方式全面地成长,促进锻炼儿童成长过程中必要的人际交往和自然认知。二来考虑到留守儿童最主要的需求是父母的教育和陪伴,但是由于当地发展的特殊性,家长双方都留在本地其实并不适合,所以利用手工工坊的形式吸引母亲留在当地从事文化制品宣传,既能增加当地创收,又能增加对留守儿童的陪伴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